UG环球UGSMS(Secret Management System)凭据管理系统为用户给予凭据的创建、检索、更新、删除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,结合资源级角色授权及全面细致地审计管控,轻松实现对敏感凭据的统一管理。
某985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因GitHub误传
config.ini
文件,导致国家级科研项目敏感数据泄露——当开源精神遭遇安全黑洞,UG环球UGSMS凭据管理系统用动态密钥技术为高校科研筑起“代码安全防线”。
泄露源头 | 占比 | 典型案例 | 后果 |
---|---|---|---|
代码仓库误传 | 58% | 某高校CV模型数据集密钥传至GitHub | 20TB生物特征数据遭非法爬取 |
学生设备失窃 | 23% | 研究生笔记本被盗,数据库密码未加密 |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数据泄露 |
外包人员泄密 | 12% | 系统开发公司导出教务系统密钥 | 26万学生隐私数据地下售卖 |
毕业代码残留 | 7% | 博士生离校未删除实验室服务器密码 | 无人机控制算法被境外窃取 |
数据来源:《中国高校科研数据安全白皮书》(采样83所双一流高校)
# 常见硬编码漏洞示例
DB_PASS = 'Project2024!' # 国家级项目数据库密码
AWS_ACCESS_KEY = 'AKIA****' # 云上GPU资源密钥
# 改造前:硬编码配置文件
# config.py
DATABASE = {
'host': '10.0.0.1',
'user': 'research',
'password': 'Nsfc2024!' # 国家基金项目密码
}
# 改造后:SMS动态获取
from sms_sdk import EducationSecretManager
def get_db_config():
secret = EducationSecretManager.get_secret(
secret_name="nsfc-db",
school_id="10284", # 学校ID
project_code="U1930402" # 项目编号
)
return secret['host'], secret['user'], secret['password']
案例:某双一流高校CV实验室GitHub泄露事件
事件还原:
# 步骤1:创建教育版凭据
$ sms-edu create --name nsfc-oss-key \
--data "AKID=****, SECRET=****" \
--bind-ip "202.119.0.0/16" \ # 仅允许校园网访问
--cas-group "CV_Lab_2024" # 绑定实验室成员组
# 步骤2:代码无害化改造
# 原代码
# oss_key = "LTAI****"
# 改造为:
oss_key = sms_edu.get_secret("nsfc-oss-key")['AKID']
# 步骤3:GitHub防护插件
# 安装pre-commit钩子,阻止含敏感关键词的提交
$ pip install sms-gitguard
$ echo 'sms-gitguard --keywords "AKID,password"' > .pre-commit-config.yaml
成效对比:
安全指标 | 整改前(2023) | SMS部署后(2024) |
---|---|---|
代码库泄露事件 | 7起 | 0起 |
运维工作量 | 15小时/月 | 2小时/月 |
等保2.0合规分 | 68分 | 92分 |
科研数据开放率 | 31% | 79% (安全脱敏后) |
测试环境:
- 节点:100台GPU服务器集群
- 并发:300个训练任务同时获取凭据
结果:
- 平均响应延迟:18ms
- 凭据轮换成功率:100%
- 假期冻结唤醒耗时:<3秒
文章作者:五台 ©本文章解释权归UG环球UG西安研发中心所有